当前位置: 首页 / 走进金川 / 文化旅游 / 民俗文化

【金川】家谱揭秘:金川回族的来历

发布时间:2023-11-22
字体:
访问量:
分享到:

家谱揭秘:金川回族的来历

据《金川县志》载:1988年金川回族有3047人,占总人口的4.58%,主要分布在金川镇和沙耳、咯尔、庆宁、勒乌、河西、河东及安宁、卡撒、马尔邦独脚沟等地,观音桥林业局、大金林业局有回族职工40余人。

金川回族的来历

关于金川回族的来历,《绥靖屯志》《金川琐记》中仅存只言片语的记载,但《金川县志》有较为清晰的概述,县城周围不少回族人氏的家谱则从另一方面提供了有益的线索。

清乾隆两征大小金川后,金川地区人口锐减,经济凋弊,满目疮痍。

清廷在这一地区推行“改土归流”,并实行军屯、民屯、番屯、练屯等“改土为屯”的办法,即广推“移民”政策。

军屯中,有一部分是二征大小金川时来自陕西的回族官兵,他们脱下战袍,眷兵们携妻率子弃戎从耕或经商,单兵们娶妻养子、定居落户、繁衍生息。可以说,金川回族是清乾隆二征大小金川过程中新移入的民族。

最早来金川(绥靖)定居落户的是一些回族将士。如:金川老街、屯上街回族马氏的先祖马福升,“福升公出身行伍,屡立战功,清廷赏给蓝翎,后文成公阿桂率兵‘进剿’金川,福升公带领其子化雄随阿桂身边,充任巡捕之职……。嗣于乾隆四十八年(公元1783年),阿桂奉旨还师,福升公及家眷从此留居绥靖”。

老街回族张氏,“祖籍陕西渭南弓字街。清乾隆二征金川时来绥。”

其高祖张琏玉战后留戍金川,后军转民定居老街育才巷后侧,并租赁河西屯守备阿家公馆经营清真餐馆,颇受青睐赞誉。

回族杨氏,“远祖杨宇田,原籍陕西渭南王阁村人,从军屡建奇功,升任固源提督,奉派随亲王来川督办军务,乐业新都唐镇,生有二男一女”。其子“万雄从军驻防绥靖”。

从宇田公至今已传11辈80余户,200余丁。老街回族李氏,祖籍陕西陇西、西安市安县外西李家坝子高堆子漫水湾。

先祖李堃之子庭辅奉命随征两金川,乾隆五十八年奉命驻守绥靖代同助理治边,其妻与三子也随同来绥靖,从此便定居落户在了金川老街。

乾隆二征两金川后,也有一些回族来到金川传教、行医、经商、谋生,成为长住居民。如,嘉庆九年(公元1804年),新都唐家寺马万林携家眷来金川清真寺主持教务。

回族马氏,“原籍陕西渭南人氏,高祖马如虎,膝下五子:文元,文寿、文利、文贞、文智”“清乾隆年间,文贞落业于绥靖营(丹扎木),后世代从医,远近闻名,是为医药世家。”老街蔡家沟回族蔡氏,“祖籍湖南,明末清初‘湖广填四川’随如潮的移民来到四川成都土桥定居。

清嘉庆时因朝廷持续对金川实行移民政策,蔡氏一支移入绥靖老街蔡家沟。后来蔡家沟蔡氏又分一支落业于茹寨(庆宁);蔡氏乐业于绥靖屯垦且十分重视教育,注重对子女的文化培养,至今已有五代人从事教书育人工作,可谓教育世家,书香门第。

如上仅举少量回族家谱,但它印证了清乾隆实行“改土为屯”过程中,金川回族迁徙的历史影子。回族因战争从四面八方走进陌生且充满神奇的嘉绒腹心地带,成为金川各民族大家庭中的成员,从此金川有了回族的历史,这或许是一种历史的使然,但它终究定格在金川近、现代的史册上。

摘自《金川回族来历之初探》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
相关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