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 / 金川要闻

金川县创新“扶贫车间+托管”模式促进兜底精准扶贫

发布时间:2021-09-06
字体:
访问量:
分享到:

近年来,金川县以“资金安全性、产业带动性、项目滚动性、扶贫长效性”为基本遵循,精准聚焦深度贫困家庭、贫困人口,探索建立“扶贫车间+托管”模式,积极发挥绍兴市柯桥区、诸暨市对口帮扶作用,利用援建资金,扶持民营企业,创建“扶贫车间”,对全县深度贫困家庭、无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员进行兜底式扶贫,缓解县内就业压力,助推金川雪梨种植和深加工、中蜂、牦牛养殖、高原特色蔬菜等特色产业快速发展。该模式已成为金川县脱贫攻坚持续巩固的长效机制。

一、背景

1.金川县贫困现状。金川县地处川西北高原、阿坝州西南缘,幅员面积5550平方公里,辖22个乡镇、112个行政村(社区),有藏、羌、回、汉等14个民族,7.3万人口,其中农业人口80.4%。金川县经济基础薄弱、交通制约严重、公共服务滞后、地质灾害频发,贫困群众多居住在高半山和边远牧区,文化程度低,致贫原因多,贫困程度深,被国家列入新一轮扶贫开发的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,是四川省45个深度贫困县之一。

2.取得的脱贫成效。2014年,金川县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村52个,贫困户2528户、9434人,贫困发生率15.2%。2014年至2019年累计实现52个贫困村退出,2557户、9526人脱贫,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.01%,还有2户6人计划在2020年全部实现脱贫。2019年3月金川县通过省级评估检查“1+3”考核验收,省政府批准退出贫困县序列,群众认可度达98.18%;7月金川县通过了国检,国扶办委托省脱办批复金川符合摘帽条件,群众认可度达99.08%。

3.面临的困难和挑战。经过近几年的努力,金川县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,减贫成效明显,全县贫困现状不断向好,但在巩固提升和建立扶贫长效机制等方面还面临一些挑战。部分贫困户家庭缺乏劳动力,家庭主要收入来自于政策性收入,无法通过产业发展和就业扶持等方式实现稳定脱贫;部分贫困户家庭因灾因病等特殊情况造成家庭重大变故,支出巨大,自身无法承担,极易致贫或返贫。这些情况将直接影响脱贫成效,成为全民奔康路上的挑战,为此需要及时探索路径,建立长效机制,扶好“贫中之贫”,为全面奔康奠定坚实的基础。

二、做法

一是精准摸清底数,把贫困群众找出来。通过对全县2528户9434人贫困对象的摸底调查,将全县无劳力、无持续增收门路、仅靠政策性收入及政策兜底,无法依靠自身能力实现脱贫的深度贫困家庭和因灾因病,家庭出现重大变故,导致无法实现预期脱贫或易出现返贫的深度贫困家庭,严格按照“组公示、村评议、乡核定、县审定”的程序纳入托管范围。同时,对托管人员进行动态管理,实行一年一评、一年一审。通过摸排,全县共有178户504人列为托管对象,其中2018年列入145户386人,2019年动态新增33户118人。

二是精心匹配项目,把优势产业选出来。作为高原藏区和深度贫困县,“扶贫车间+托管”模式是确保贫困村、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的重要载体和抓手。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严格按照自愿申报、资质审核、公开公示等程序和方式,目前已优选14家民营企业和专合组织为“扶贫车间”并列入浙川援建项目。根据“扶贫车间”的产业特点、规模大小、发展前景匹配相应的援建资金,并要求每10万元援建资金兜底保障15名深度贫困群众,同等条件下要优先选择贫困户参与务工。

三是精细流程管理,让程序规则严起来。制定出台《金川县“扶贫车间+托管模式”实施方案》、《金川县扶贫车间+托管资金分配方案》,托管对象注入企业的股本金为4000元/人(3年归还循环使用,占总投入比例的60%),其余40%作为企业对有劳力贫困对象的发展带动金;扶贫车间以15人为最少认领基数,每增加15人提升一个档次,通过司法公证和协议签订的方式自2018年起按每人每年1000元,逐年增补100元的方式,连续三年向托管对象进行现金补贴;并通过年度考核和三年总体考核,对成效显著的扶贫车间,将给予总投入2%的奖励。

四是精确掌控需求,让资金使用活起来。截至目前,已向纳入“扶贫车间”的企业注入资金1054万元,2018年兑现托管兜底帮扶资金38.6万元,2019年持续兑现54.04万元。为便于资金管理,让资金使用发挥最大效益,制定出台《金川县“扶贫车间+托管”救助金管理办法(试行)》,除了对深度贫困群众的托管兜底,同时扩大资金使用范围,一是2019年10月、2020年3月两次通过“扶贫车间+托管”救助金对全县因自然灾害、交通事故、重大疾病等突发性事故造成的149人困难群众按照不同困难程度进行了一次性救助,兑现救助金额48.01万元。二是为进一步完善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综合保障体系,防止因自然灾害、疾病或意外伤害加重困难群体的经济负担,2019年11月,安排“扶贫车间+托管”救助金15.58万元用于购买全县贫困人口2020年度“扶贫保”,这一措施有效避免了因灾致贫和因病致贫,提高了全县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抵御风险能力。

三、成效

近年来,金川县以“资金安全性、产业带动性、项目滚动性、扶贫长效性”为基本遵循,精准聚焦深度贫困家庭、贫困人口,探索建立“扶贫车间+托管”模式,积极发挥绍兴市柯桥区、诸暨市对口帮扶作用,利用援建资金,扶持民营企业,创建“扶贫车间”,对全县深度贫困家庭、无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员进行兜底式扶贫,缓解县内就业压力,助推金川雪梨种植和深加工、中蜂养殖、牦牛养殖、高原特色蔬菜等特色产业快速发展,取得了援助资金滚动高效使用、特色产业发展壮大、深度贫困群众托管兜底的多重效果。

1.充分整合利用优势。“扶贫车间+托管”模式是“返还扶贫式”“股权量化式”“飞地扶贫式”这三种模式的有效运用和有机结合,实现了多效并举:模式采取三年分别按1000元、1100元、1200元逐步返还补贴的形式对托管对象进行兜底帮扶,体现了返还式机制;全县不同区域贫困对象股本金集中统一注入扶贫车间实施发展帮扶,体现了飞地模式机制;按照人均4000元股本金注入企业或合作社,体现了股权量化机制。

2.托管兜底深度贫困群众。将全县深度贫困群众进行兜底托管,实现脱贫成效持续巩固,有效防止“返贫”;实现了贫困人口就近就地就业100余人,促进其增收;成立了“托管救助金”,对因灾、因病等突发性事故造成家庭临时困难的特殊困难户给予一次性救助,为群众排忧解难,有效降低致贫风险。

3.助力发展特色产业。通过建立“扶贫车间+托管”的模式,进一步发展壮大金川县雪梨产品、牦牛养殖、蔬菜及中药材种植为核心的产业,一定程度缓解了本地企业和专合组织的资金困难。目前,全县雪梨栽培面积达4.2万亩、100余万株,年产金川雪梨膏1500多吨,因地制宜发展“林蔬”“林药”“林畜”“林禽”等林下种养殖业,林下套种蔬菜5000余亩,中药材9000余亩,建立牦牛、中蜂养殖场8个。带动销售收入增加2000余万元。

4.高效发挥援建资金作用。通过这一模式进一步高效发挥浙江援建资金的作用。原来的援建资金基本上都是一次投入,一次性收益,但通过“扶贫车间+托管”这一模式,在科学论证、细致评估、规范程序的基础上,用好用活援建资金,充分发挥扶贫资金“五指并拢”和“四两拨千斤”作用,实现了援建资金滚动使用,助推贫困群众持续增收。

四、启示

脱贫攻坚工作需要在坚决贯彻落实国家政策措施的基础上,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扶贫帮困新方法、新路径,持续关注深度贫困群众,为深度贫困户的稳定脱贫注入坚实的保障力量。下一步,我县将继续完善和践行“扶贫车间+托管”模式,确保形成长效机制,为我县与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奔康奠定坚实的基础。

1.完善机制,确保模式的“安全性”。继续探索和完善“贫车间+托管”模式相应的对象确定、资金管理、利益链接等机制,保障模式的长期、稳定、安全、阳光运行,确保深度贫困户实现持续增收,稳定脱贫。

2.加强监管,确保模式的“带动性”。进一步加强对已建立的扶贫车间的监管,确保资金安全、产业发展、群众受益。同时要发挥浙江东部的市场优势、信息优势,助推金川本地特色农畜产品销往浙江,发挥消费扶贫在提升本地产业发展和群众增收中的作用。

3.加大投入,确保模式的“长效性”。稳定资金规模,持续扩大效果,持续加大资金注入力度和范围,进一步扩大“扶贫车间”规模,并不断摸索完善,实现对托管对象的长期兜底保障,形成全县巩固脱贫的长效机制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
相关信息